村庄的主体部分横在东西山顶之间,沿西山根而建。村内的交通运输皆靠人力,或担或推,全凭两条胳膊两条腿。对外,往北要翻山越岭方可到达其他地方,而往南、东、西三向直到1970年以后才实现公路交通。特殊的山区环境赋予了红山峪在社会关系方面的独特性。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。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上有地域的限制,在区域间接触少、生活隔离,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[12]。一个村子内部当然是一个熟悉的社会,而村和村之间是有相对的孤立和隔膜的,这种隔膜可能在人们的核心通婚圈之外更加浓重。因此,人们尽可能地在可以掌握的区域内建立姻亲关系。这样不仅隔膜相对较少,而且熟悉的程度也会逐渐增加,从而得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减少彼此的隔膜。尤其是地处山区的红山峪,村如其名,本身就处在一个山谷中,放眼四望,处处皆山,自然环境就限制了人们和外界的交流。在一个乡镇内部寻找配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,山外毕竟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世界。虽然人们和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,打破原有通婚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,但是高度整合的文化各部分变化速度不一致[13],传统的习俗惯制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具有很强的滞后性,很难在短时期内彻底消失,它们依然支配着民众在诸多方面的行为和心理。
[刁统菊]嫁妆来源及象征的多样性分析
![[刁统菊]嫁妆来源及象征的多样性分析](/0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