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端陵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徐木原西边(东经109°05′北纬34°42′),为武宗李炎的陵墓。李炎,原名沣,穆宗李恒第五子,敬宗李湛、文宗李昂弟,母亲为宣懿皇后韦氏。会昌六年(846)三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大明宫,终年33岁。八月三日葬入端陵。
1.唐端陵陵园
端陵堆土成陵,陵冢居徐木原西边,所在地海拔约540米。陵园为夯筑城垣,平面略呈方形,东西540米,南北593米;四面各辟一门,以四神命名,门外各置石蹲狮一对,筑阙台一对。城垣四隅建角楼。城垣早年已毁,现尚存东、南门外阙台及乳台遗址,东南、西南和西北角楼基址残迹。
朱雀门外设神道,长248米,其南端为乳台一对。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华表、翼马、鸵鸟、仗马、翁仲等石刻造像。夯筑封土居陵园中央,呈覆斗形,底边东西长58米,南北长60米,高约15米。
2.唐端陵石刻
四门石狮
展开全文
系陵园门狮。每神门各置一对,共四对;距离门址约10米左右。现东、南、西三门石狮尚在,通高1.60~2.05米,身长1.25~1.41米,身宽0.9~0.98米。蹲踞状,比例向横宽发展。北门二狮已佚。
玄武门石刻
系陵园北门外石刻。原有仗马及控马者三对,早年已佚。1973年于陵东北750米处的西三合村饲养院发现一控马者,头残,残高1.4米,穿圆领窄袖袍,系带,著靴。
神道石刻
现存11件,均石灰岩质。自乳台阙址北65米处为起始,分东、西两列向北排列,两列间距约66米,原来依次为:华表、翼马、鸵鸟各一对,仗马五对,翁仲十对。
华表:通高8.1米,方形基座,边长1.57米;八棱柱身,有收分;顶部为莲苞状,其下承以圆台。
翼马:华表北9.8米为翼马一对,通高3.06~3.12米,身长2.8~2.85米,宽1.05~1.10米,两肋雕有卷云纹双翼。
鸵鸟:在翼马北10米,今存一件;雕于石屏上,鸟高和长均为1.77米;回顾状,身躯肥硕,腿短如鸭,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。
仗马:鸵鸟北西列残存有仗马2件,均残;背置鞍鞯,披障泥,饰鞅鞧,尾下垂。
翁仲:仗马北残存有翁仲4尊,其中两尊缺头,完好者通高3.12~3.20米,皆著冠,穿长袍;东列3尊文官执笏,西列一尊武官拄剑。另有翁仲基座3件,散置神道旁。
【蕃酋殿遗址及蕃酋像】
3.唐端陵陪葬墓
据《唐会要》记载,陪葬墓仅有1座。另据《长安志》记载,(端陵)封内40里,下宫去陵4里,贤妃王氏陪葬。《新唐书》载:“贤妃王氏……葬端陵之柏城”。目前尚未发现陪葬墓封土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